云固千里远,开漳血脉连
固始位于河南省东南端,豫皖两省交界、华东与中原地带交融处,北濒淮河,南依大别山。面积2946平方公里,总人口180多万人。县内有560个姓氏,其中,李氏人口14万人。固始县历史悠久,春秋时称蓼国,东汉建武二年(公元26年),光武帝刘秀封其妹婿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,并告诉李通,“欲善其终,必固其始”,固始因此而得名,唐朝时固始隶属于河南光州。
固始作为李姓的祖居地,由来已久。据史料记载,唐初,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奉诏率众入闽时,就有李氏随军入闽开漳。记载可查的有:分营将李伯瑶、医士李茹刚、校尉李牛、队正李彪、李仙客、李宏等,这些人都是有职务的府兵将校,而他们的家人和那些未知名的兵士,又有多少李氏族人随队入闽,就不得而知了。明清时期又有不少福建人迁至台湾,形成了“唐人故里,闽台祖地”这一固始特有的姓氏根亲文化。
固始亲人还在石刻圣旨碑前,驻足观看,并拍照留念。
莆顶村距离云霄县城9公里,群山环抱,曲水萦绕,素有“云霄小盆地”之称。这里土地肥沃,百草丰茂,果树成林,古民居错落有序,土楼、宗祠、古树相互辉映,构成美丽的自然景观,既有乡村风情,又有文史研究和观赏价值,堪称云霄县独具魅力的风水宝地。据莆顶《李氏家谱》记载:“先世祖李伯瑶,相传为河南光州固始县人(原籍京兆三元人),唐垂拱间从将军陈元光皆七十二姓入闽因家焉。”明宣德四年(1429年),原居云霄合溪的李伯瑶后裔李天佑,在遭受海盗毁城流劫后,觅得莆顶“鲤鱼吐珠”宝地,开基创业,其宅第遂成为李氏家庙的前身。有联为证:“望陇西溯陕西万派馨香承世祀,源河南兴闽南千秋俎豆绍宗祊”,说明南迁先民后裔怀着对故土的深情与向往,成为永不湮灭的祖根文化。令人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是,这里诞生过一位慷慨豪迈、义薄云天的义民李靖。早在弘治四年(1491年),南方各省遭受重大自然灾害,李靖倾尽家财购得八千石稻谷救济难民,受到明朝孝宗皇帝的隆重表彰。
在火田村,访亲团一行参观了李伯瑶故居。火田村,源于陈政、陈元光开漳之前,当地蛮民多采取“刀耕火耨”的粗放型耕种方法,俗称“火田”得名。火田村是开漳屯军地,随陈政父子入漳的河南固始八十七姓子民大都在此建宅落籍,后来才逐渐播迁各地。火田村下里楼李氏宗祠有对联“辅国屯军曾此地,承家衍派永朝宗”“祖自河南固始县,源溯甘肃陇西堂”,可以说明李氏源流来自固始;在漳江之畔火田溪中段有一处水渠,因系开漳将士所兴建,故后人称为“军陂”,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随后,访亲团一行参观了云霄将军庙——原为唐开漳将士下营驻地,唐嗣圣元年(公元684年)建庙于此。初供奉开漳始祖陈政将军,后又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,被朝廷敕为首祀陈元光的官庙。唐中期第一代入漳将士相继逝世后,为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开发漳州、建设漳州的功绩,漳州人民在云霄下营驻地建起将军庙,祭祀开漳功臣。庙里现供奉有唐将士李伯瑶、李茹刚、李牛三尊神像,固始访亲团向李氏开漳先贤行上香礼、鞠躬礼,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。
在开漳历史博物馆,固始亲人津津有味地详细听取汤毓贤馆长的讲解,观看展区文物实物和图片资料的形象化场景——展示初唐时期陈政、陈元光将军奉诏率中原87姓府兵在泉潮间平定闽粤、巩固边陲,进而开发闽南,融合民族、建置漳州和传播文明的光辉历程。该馆分序厅、大军进漳、开漳辟土、圣王信仰、碑廊、闽南石雕园、归德楼文化遗产展区,也有闽台姓氏资料、族谱对接实物,以及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陈政墓将军碑林和题匾等,再现两岸民众根系相连的丰厚历史文化内涵。
3月28日上午,固始访亲团一行在开漳发祥地云霄陈元光故居“燕翼宫开漳祖庙总祠”参加开漳圣王诞辰1364周年庆典暨第二届开漳圣王文化国际交流节活动。
谈起此次漳州云霄寻亲之旅的丰硕收获,固始亲人感慨地说,无论是在开漳祖地,还是李伯瑶故居、李氏家庙,史料都清楚地记载着先贤们开漳、建漳的英雄事迹,有时间我们一定再回来看看。
一种开漳文化,一份情感,一片心意。带上漳州李氏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吧,与朋友、亲人一道分享祖地福泽,敬祖睦宗,传承文明。